第216章 回京路上,心碑立-《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此刻,她不动声色,借着袖中隐秘牵引,将一缕药气凝于指尖,顺经走络,悄然渡入沈青璃掌心。

    那一瞬,沈青璃指尖剧颤。

    她垂眸,只见掌纹之间,竟浮现出三行细若游丝的赤痕,如血写就——

    “稿在竹篮底,焚香即燃。”

    她呼吸一滞,随即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,将手藏入袖中,心口如擂。

    小竹早已会意。

    她抱着那只粗编竹篮,缓步走向亭边一位村妇——那妇人昨夜曾跪地叩首,如今眼眶仍红肿未消。

    小竹将篮子塞进她手中,低声道:“回家煮汤用,莫要丢弃。”

    妇人一怔,还想推辞,小竹已转身离去,背影决绝。

    裴公公目光扫过,欲拦,却见云知夏直视而来,目光如刃,竟令他心头一凛,迟疑片刻,终未出声。

    车队缓缓穿亭而过,马蹄声渐远。

    入夜,宿于荒山破庙。

    残垣断壁间,篝火摇曳,寒风穿堂。

    云知夏盘坐于蒲团之上,闭目调息,体内药气如江河归海,周天运转。

    她正欲收功,忽——

    “嗡!”

    心口剧震!

    药感骤然炸开,如千针穿髓,万雷贯耳!

    她猛地睁眼,瞳孔收缩如针。

    不对!

    百名巡讲归来的医者中,竟有七人同时浮现“律音回响”——那是被《医律典》洗脑多年后才会出现的神经烙印,本应随药阁启蒙而逐渐消退。

    可如今,这回响非但未散,反而变得尖锐、规律,如钟磬撞骨,深植髓中!

    “他们换了方式……”她指尖掐入掌心,声音冷得能结出冰碴,“不再是灌输律条,而是‘律音刻骨’——把律令炼成音波,借焚香、诵经、药雾渗入呼吸,烙进骨髓!”
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控制——不靠文字,不靠记忆,而是将服从刻进本能,让人在梦中都会背诵“医者不得违律”!

    她霍然起身,从怀中取出一枚赤红如血的蛊丸——那是她以北境寒蛛毒、南疆蛊心、药阁秘火三炼而成的“反律蛊”。

    此蛊不杀人,只破控,能引动人体自生抗性,唤醒沉睡的自主意识。

    她将蛊丸投入炉火。

    “轰——”

    火焰腾起,竟化赤金之色,如日初升,照得破庙如白昼!

    火中似有万千低语响起,是百名医者的心跳、呼吸、意识在共鸣。

    云知夏立于火前,声音如誓:

    “这一次,我要让听者听见自己的心跳。”

    窗外,冷月无声。

    数十座新立的“心碑”静静伫立于山野之间,泥土未干,枯枝为旗,如大地睁开的眼睛,凝视着远方那座金瓦朱墙的城池——

    那里,有龙椅高悬,有律令如枷,有无数人正在遗忘如何思考。

    而她,已布下火种。

    只待风起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